深度解析媒体建筑以及光污染概念
导读: 身处照明行业,不时会听到一些专业外人士的“专业”声音。大多是对照明质量的评价,诸如光污染、眩光等名词更是朗朗上口,但真要刨根问底,很多人对这些专业名词的评判标准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身处照明行业,不时会听到一些专业外人士的“专业”声音。大多是对照明质量的评价,诸如光污染、眩光等名词更是朗朗上口,但真要刨根问底,很多人对这些专业名词的评判标准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是个人觉得:
真晃,光污染!
五颜六色的,光污染!
太亮了,光污染
不干实事,就会搞些花花绿绿的光污染!
如果仅仅是靠个人感官来判别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未免有失偏颇,其实,光污染在国际上是有标准区分的,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而每一类又有细分标准鉴别标准,鉴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
而那些光污染,又往往以媒体建筑为载体,本期,常志刚老师将为我们深度解析媒体建筑以及光污染的概念。
1、夜间光环境和媒体建筑
对媒体建筑的评价,言人人殊,评价角度应全面。
对媒体建筑褒贬不一,是确实存在的现象。但这或许更多是存在于设计师领域,尤其在国内,更多的是照明行业在关注这件事,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去年杭州第十一次 G20 峰会,设计圈内它可能是毁誉参半的,但当地老百姓和政府都很喜欢,所以在他看来,一概而论的做法并不严谨。
图:G20 峰会,毁誉参半的杭州媒体建筑群的媒体灯光(图片来源:zhongtai)
媒体建筑,起源于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一个作品亦或是一种创作的手法,后来在建筑上进行了演变。而国内则更多的是照明设计师介入其中,把它作为建筑立面照明设计的手法,这是犬牙交错,梳理不清的关系。这两种思路不同的演变,产生了对媒体建筑理解的分歧。
对媒体建筑的评价,首先还是应看回到它的本源--公共艺术,它在公共空间中,是否发挥了塑造空间、促进激发公共行为的作用?再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去判断光污染、能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从建筑空间、公共艺术、建筑自身表现、以及照明设计、夜间视觉环境等多个方面去综合来评价,才会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
同样的,从照明设计的角度来看,对其好坏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判断依据。例如,传统的照明方式对楼体的表现,重视的是体现建筑的结构和体量关系,这样的关系在当下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建筑的照明不再只是反射光线,有时建筑已经成了光的来源。有些建筑是自主式地发光,自然而然,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了。
图:卢浮宫夜景,运用了内透的照明手法,建筑本身已经成为了光源。
对于美学价值,这也不是客观的评价,但是这些来自普通民众或者行业外的评价,他们不专业,但却是大众最直观的判断,它可以作为一个评价依据。相应的,专业里的判断,反而需要慎重,不能过于草率地否定。
面对负面的影响,应该想的是解决方案,不能因噎废食,对媒体建筑影响的评价应看到他的两面性,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态度,就是即便它毁誉参半,甚至坏处大于好处,但如果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就应该做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劣势大于优势,就把整个理念废除,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盲从单一方向的舆论评价。
- LED照明设计初为何要进行热模拟?简析热模拟之益处、考虑因素及准确性 2017-11-16
- LED照明设计的五重意境 2017-01-09
- LED照明设计如何延伸空间的立体感和放大感? 2016-10-20
- 十大LED照明设计方法之轮廓照明 2016-10-05
- LED照明设计如何创造不同空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2016-10-04
图片新闻
- 5月16日 2018首尔半导体LED巡回技术研讨会-上海站 立即登记>>
- 5月18日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创新高峰论坛暨展示会 · 深圳站 立即报名>>
- 8月25日 PI 最新款LED驱动器IC 白皮书下载 立即下载>>
- 免费下载 【干货满满】欧司朗高品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 我要下载>>
- 精彩回顾 OFweek2018(第五届)中国激光在线展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全程直播】2018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 查看回顾
- 照明设计
- 照明结构
- 照明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