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台湾并购王”晶元CEO李秉杰
导读: 李秉杰是台湾LED界家喻户晓的人物。28年来,他从化工专家半道转入光电半导体领域,原本打算在台湾工研院终老一生,却阴差阳错成立了如今扮演全球LED舞台要角的晶元光电;
OFweeek半导体照明网讯
李秉杰是台湾LED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28年前,他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工研究所的博士生,曾经想的是如何从石油提炼过程中有效找出高经济价值产物;
28年来,他从化工专家半道转入光电半导体领域,原本打算在台湾工研院终老一生,却阴差阳错成立了如今扮演全球LED舞台要角的晶元光电;
28年后,他带领晶电稳坐全球芯片龙头交椅,玩转并购魔法得心应手,发动策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唇齿相依,把做生意带入“协同合作”的境界;
他是玩转全台湾第一套MOCVD设备第一人,他是台湾并购王,他是晶电的创始人,他为人温和,谦逊有加,不见傲气的乐观与韧性。
化工专家的戏剧职场人生
1985年年中,李秉杰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工研究所念完博士;由于当时台湾工研院化工所人事冻结,1985年10月,李秉杰辗转到工研院材料所报到,刚出炉的化工专家,就这样戏剧性转进光电半导体领域;1988年夏天,在工研院就职未满三年,李秉杰被派往美国HP研发中心深造一年,学习各种包括MOCVD、MBE等化合物半导体制造技术,这也为李秉杰后来的半导体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一直是打算在工研院退休的人,甚至到1994年之后,当我拿着MOCVD技术转移计划书到各大企业去兜售时,满脑子都还想着只要找到有人愿意出一千万元(新台币),把这技术买走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完成任务,对过去的研究有个完美句点。”李秉杰事后回忆称。曾经认定要以工研院的研究工作作为终身职志,却没想到这一转折。
因为,当年在台湾工研院光电所担任组长时,部门底下近百位员工,一年所需经费超过新台币两亿元,虽然每年向台湾经济部申请科技专案研究经费超过1亿元,但缺乏的经费,让李秉杰很头痛,为此每年不得不到处跟厂商敲门,找研究计划或进行技术服务及转移。
而敲门砖就是工研院光电所手上所拥有的各类技术,其中MOCVD与ITO(IndiumTinOxide)技术是后来晶电的基石,李秉杰对当时的光宝、亿光、光磊、华兴等可能买家一一拜访,当时也找上国联光电,1995年,时任董事长黄国欣当场发话,“我们的技术比工研院好,所以不需要,技术团队过来就好。”
被国联光电拒绝之后,辗转发展到1996年,一个原本单纯的技术转移计划书,最后演变成由工研院创新投资、亿光、光磊、鼎元、佰鸿、华兴、开发科技等7个股东与技术团队,共同合资成立晶元光电,两轮投资总金额为新台币3.2亿元。
- LED芯片市场持续低迷 德豪润达净利亏损高达6亿元 2019-01-30
- 10亿元!国星光电投资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芯片扩产项目 2019-01-10
- 晶元光电:来自中国大陆LED芯片订单激增 2018-08-31
- 常州市委书记汪泉会见LED芯片厂商晶元光电高层 2018-06-13
- 鸿利智汇与晶元光电签署5亿元LED芯片采购战略合作协议 2017-10-30
图片新闻
- 2月28日 安富利LED应用解决方案生物识别专场--杭州站 立即报名>>
- 3月7日 【在线研讨会】优化性能与成本的石英玻璃选型方案 立即登记 >>
- 4月24日 OFweek2019(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园区大会 立即登记 >>
- 4月24日 OFweek 2019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 立即报名>>
- 精彩回顾 欧司朗高品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 立即查看>>
- 精彩回顾 2018-2019 安富利LED应用解决方案常州站 立即查看>>
推荐专题
- 照明设计
- 照明结构
- 照明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产品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事业部总监(金融行业)广东省/深圳市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