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经济潜伏渗透骨髓多深?LED产业采用深度潜伏策略
日本对中国经济的渗透有多深?你或许完全想象不到,不只是我们都能看到的日本汽车、日本动漫、日本化妆品。核能、商贸、零售、物流等等领域都被日企深度潜伏。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情绪,故而日本许多产业采用深度潜伏策略。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近日,中国发改委公布了对12家涉及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日本企业的处罚方案。其中,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此前,行业内对这12家日本企业“究竟是谁”有诸多猜测。随着发改委12.35亿元罚单的开出,这12家日本企业的身份也浮出水面,全部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别是: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生产企业。
这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涉嫌达成并实施了汽车零部件、轴承的价格垄断协议,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不正当影响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轴承的价格,多次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超过10年。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经济的渗透有多深?你或许完全想象不到,不只是我们都能看到的日本汽车、日本动漫、日本化妆品。核能、商贸、零售、物流等等领域都被日企深度潜伏。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情绪,故而日本许多产业采用深度潜伏策略。
中国日用品
据日媒此前报道,伊藤忠商事收购了中国大型日用品批发商宁波市宝敏瑞贸易等两家公司。借助此次收购,伊藤忠在中国的日用品营业额将达到21亿元,比现在增长70%,在该领域成为中国最大企业。以日资企业为中心,将加强与超市等零售企业的合作。
在中国,洗发液、洗涤剂和除臭剂等日用品批发的营业额每年达到约人民币1320亿元(约合2.2万亿日元)。虽然中国全国有数万家中小批发商,但拥有高效物流基地的企业很少。伊藤忠以收购为杠杆扩大业务。
伊藤忠目前已在成都、郑州和沈阳等中国13个城市开展日用品批发业务。收购这两家浙江省的公司,意在到2015年将年营业额扩大至35亿元。
事实上,伊藤忠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渗透远超想象。
中国核能
在业界看来,以目前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综合造价约150亿元,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60%计算,若2014年新增864万千瓦核电装机,则核电设备市场将达到750亿元-800亿元规模,是2013年的2倍以上(去年中国完成核电投资609亿元,60%设备费用约为365.4亿元)。
借中国核电产业跨越式发展之机,日本主要核能产业集团已在中国悄然布下重兵,欲在世界最大规模的核电市场觅得先机。
日本核产业主要设备器材制造出口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完成布局。同时,包括秦山1号,大亚湾1、2号,秦山二期1-2号、三期1-2号核电设备制造,均能看到东芝、日立、三菱重工等日本企业的身影。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