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划经济”时代逼迫LED显示屏行业转向按需生产模式
所谓“新计划经济”时代,即:所有的生产都会按照消费需求进行,未来的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并且知道这件产品的标准是怎么样的。而LED显示屏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此时,不会有库存,也不会有恶性竞争,行业更进一步细分化,新的供应关系正在形成!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五个字的分量,它透露的信号很重大,显示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调整。
当下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僵尸企业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吸血鬼,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LED显示屏产品等消化不了,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马桶盖也要奔赴日本购买。
那么这背后深层次的逻辑是什么呢?在经济里有两大活动:生产和消费。
当生产和消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整个社会就会往前推进,经济健康增长。相反,当生产和消费脱节,一方跟不上另一方,就会出现经济停滞增长,即:经济危机到来。
先纵观一下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在计划经济阶段,我们实行的是“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这个时候永远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是由于一切都是计划好的,所有大家也没有什么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水平太低。
点评:在市场经济阶段,我们实行的按意愿生产,按利润分配;此时,由于“生产”的权力是开放的,如果一种“产品”被需要,就会有人“生产”,而且不会被限制,这样同种LED显示屏产品的生产商就产生了竞争。而且生产商为了追求利润,不断扩大生产,当产品数量超过了消费需求量之后,产品就会过剩。
按照中国的发展路线,当我们生产力高度繁荣之后,会进入共产主义阶段,届时,所有的生产都是有序的,不会再有LED显示屏产品过剩,而且会实行按需分配,也就是说:你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那么这个理想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按需分配”的前一个阶段:按需生产。所谓按需生产,其实是中国后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而我们接下来将逐渐进入到这个阶段!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产品是生产者说的算,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而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革新,引起了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被摧毁重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31立即申请>> 室外照明新产品OSCONIQ®P 3030(P7)免费试用
-
即日-2.15立即申请>> 【免费试用】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新一代DURIS®S 5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产业研究院智慧灯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精选OSRAM通用照明、移动设备、工业领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GORE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行业研究】LED照明行业出口月度监测报告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