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肖志国:一个板凳改变的人生轨迹

   他是国内蓄光型发光材料的学科带头人,首创了三大体系稀土蓄光型发光材料,攻克了世界上多年来未攻克的高效蓄光发光、光-光转换的难题..................

     ■人·财·榜
  肖志国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榜理由

  他是国内蓄光型发光材料的学科带头人,首创了三大体系稀土蓄光型发光材料,攻克了世界上多年来未攻克的高效蓄光发光、光-光转换的难题,带动了世界蓄光型发光产业的崛起,使我国在这一行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蓄光型发光产业的开拓者。首创的新型蓄光型发光材料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申请国内外专利60项。他发明的自发光材料销量在世界排名第一,他领导的路明公司,半导体发光芯片市场综合能力排名世界第四。

  ■个人简历

  1962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

  1985.9-1988.7 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1988.7-1992.5 大连能源研究所技术负责人;

  1992.5-1994.10 大连高新技术商业应用研究所所长;

  1994.10- 1995.5 大连路明光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5-至今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记者手记

  憨厚其外 偏执其中

  记者 王雪瑾

  当年,英特尔公司总裁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句话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哗众取宠,这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是格格不入的。偏执狂在中国人看来,与疯子也只有一步之差。

  然而,外表憨厚随和、感觉亲切可敬的肖志国却十分认同格鲁夫的这个说法,他甚至承认“我就是个天生的偏执狂”、“我发现很多成功的人也都很偏执”。

  15年前,肖志国发明了自发光材料,这本来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但当时却不被人认可。一次展会上,有人说他的发光材料有毒,肖志国一气之下,想都没想就将他的材料倒入饮料瓶一饮而尽。

  掌握了光电产业核心技术之一发光材料之后,肖志国还不死心,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发光材料和半导体发光芯片这两个核心技术,他的路明公司在光电产业的发展上才能不受制于人。“中国企业总是在用外国人发明的专利技术,只能喝汤,吃不到肉,”肖志国说,“我要吃肉,我不喝汤。”

  2003年,路明听说美国AXT公司要出售光电部门,这个部门拥有30项发光芯片专利技术。听到这个消息,肖志国非常兴奋,正处于发高烧状态的他连吃了6片退烧药,赶到美国,坚决要把这个公司拿下。但收购了AXT公司,肖志国和路明公司一下子就成了穷光蛋。肖志国说:“我不后悔。”

  电子时代,英特尔就因为硅片集成化、微型化,导致了电子产业一次革命。英特尔被称为改变世界经济的一个公司。英特尔的芯片植入了电子、家电产品,出现了IBM、松下、三星这些行业巨头。全世界的电子产品中有30%用到英特尔芯片。肖志国的心愿,是希望未来的光产业产品,有30%的芯片用上中国路明的产品。

    从世贸大楼到世界杯赛场

  
  创业篇

  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世贸大楼里小小的自发光材料指引着18000多人逃离死亡;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被挡在决赛圈之外,但是一个中国企业的LED大屏幕却威风无限地“闯”进了世界杯赛场。

  世贸大楼里的自发光材料和世界杯上的光电大屏幕都来自同一个中国企业:肖志国领导的大连路明科技集团,一个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里靠赚外国人的钱起家的中国企业。

  9·11后声名鹊起

  自发光的材料有什么用呢?从9·11恐怖袭击中生还的人会告诉你。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当天,飞机撞倒美国世贸大楼,楼内供电系统瘫痪,一片漆黑。一万八千多名工作人员却在黑暗中看见了唯一的光亮――地板上的发光指示带,并在一个半小时内逃离事故现场。两个小时后,大楼倒塌。

  9·11事件之后,这个不用电的发光指示带引起了美国《商业周刊》的关注。

  因为同样是在世贸大楼,1993年在这里也发生过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当时,世贸大楼地下车库遭遇爆炸袭击,大楼内的供电系统遭到破坏,所有人员用了6个多小时才从楼内撤出,最后造成了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1993年的教训让世贸大厦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可以自发光的材料。

  1994年,世贸大楼通过路明德国的代理商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可以自发光的材料,而这个自发光的材料就是肖志国在1992年发明的。肖志国回忆说,1994年,世贸中心用了路明公司近2吨的材料,装备了整个大楼的楼梯以及其他应急指示系统。

  2001年9·11悲剧过后,路明集团大量的订单接踵而至。“我们因为拯救生命而获得了宝贵的荣誉,从此,全世界开始瞩目来自中国的自发光产品,我们路明的产品加快了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步伐。”肖志国说。

  美国五角大楼被飞机撞了之后,它改造过程的第一项工程,也是在五角大楼长达28公里的走廊,装备这种蓄光的自发光材料,为的就是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

  “葡萄美酒夜光杯”

  肖志国,把“葡萄美酒夜光杯”变为现实。

  1992年,肖志国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固体发光材料专业的研究生,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研究发光材料。由于发光材料的研究很长时间都突破不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放弃。肖志国个性执著,一直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终于有一天,他眼前一亮,起身快速跑到窗前。玻璃上反射出的,是他满脸的荧光。

  肖志国大声喊:“成功了,成功了!”困扰了国外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技术难题――稀土发光材料被而立之年的肖志国――一个中国研究生发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吸光10分钟即可以在黑暗中自发光12小时。

  肖志国告诉记者,在路明集团有这样一个试验室:一个房间摆放各种各样含有这种发光材料的物品,关上所有照明物,室内漆黑一片,而房间里摆放的各种物品,包括塑料桌、塑料椅、玉石首饰、陶制工艺品,甚至连镶嵌在镜框里的工艺画都发出光泽。拿起一个造型美观的玻璃酒杯,酒杯闪着暗暗的淡绿色光,“葡萄美酒夜光杯”,在这里不是神话。

  靠赚老外的钱起家

  1992年,大连市政府出台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政策,借给肖志国20万元,肖志国和几个同伴创办了一个研究所,开始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的艰难过程。

  但是,处于微电子兴旺发达的时代,很少有人关注光电子市场。

  所以“路明一出生就被放到大海里”,肖志国笑着说,“路明是靠赚老外的钱起家的。”“用高科技产品赚高科技国家的钱。”事实上,最初自发光材料在国内的市场销售情况确实不很理想,肖志国心里也明白,这样的先进发明拿到国外去,国外很快就会利用并且仿制,但他别无选择。于是,肖志国先后到德国、日本、美国去推销自己的产品。

  最初,路明是靠卖给外国人样品,卖了钱再回来投入生产,“滚雪球似的一点点把企业滚大”的。

  随着在国外逐渐打开市场,很多国际知名公司纷纷争夺自发光材料产品在国外的代理权,包括世界500强德国赫斯特和美国GE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大公司纷纷参与了竞争。

  抢占半导体照明技术

  在半导体照明产业有两大核心技术:半导体照明的芯片技术和发光材料技术。路明拥有了发光材料技术,肖志国就在想如何把半导体照明的芯片技术收入囊中。

  在半导体照明市场上,发达国家早就跑马圈地,形成了现在以日本日亚、德国欧司朗为两大核心阵营的掌握核心技术的国际巨头公司。包括飞利浦、日本的丰田,还有韩国的三星等国际巨头也不得不通过专利交叉、掏许可费的方式来进入这个核心层。

  要进入这个产业,要把企业做大,开始阶段就只能交纳许可费500万美元。但是交纳许可费,也只能吃人家的残羹剩饭,只能喝汤。要做到吃肉,是非常难的,肖志国说。

  2003年9月,肖志国得知美国惠普公司长年的技术提供商,在半导体照明领域里处于领先位置的美国AXT公司光电子事业部,陷入危机,正在寻求买家。

  蓄谋路明转型的肖志国看到了机会。肖志国把路明11年积累的家当全部押上,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并购了AXT光电,30多项专利技术、全套生产设备、50多名以华裔留美博士为主的精英团队被悉数收入囊中。

  “收购AXT光电,让路明缩短了10年技术爬坡。一举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家同时拥有发光材料和半导体芯片两大半导体照明产业核心技术的行业骄子。”

  举一个例子,单从照明节能的效果来讲,中国现在照明用电每年有3000亿度,如果能够用半导体照明取代30%的传统照明,每年节约的电力应该有600亿度,可以节省一座三峡发电站。半导体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新光源,同样亮度下,耗电仅为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而寿命却可以延长100倍。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办公室副主任阮军介绍,到2015年,随着技术的提升它节电能达到2000亿度。

  挺进世界杯、水立方

  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广泛,可深入装饰照明、汽车等各类运输工具照明、交通信号显示、背景显示、大屏幕、特种工作照明、军用照明及旅游、轻工产品等各个领域。

  中国足球队没有踢进2006年德国世界杯,路明制造的300平方米的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全彩大屏幕却成功打入2006德国世界杯赛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全彩显示屏第一次走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

  2005年9月13日晚,已经回到家中的肖志国接到公司一个紧急电话,希望他立即返回公司。原来,德国方面邀请路明集团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场LED大屏幕投标。

  101天的多轮艰苦论证、考察、谈判后,“中国光芯”在与日本、韩国等数十家公司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高亮度、画面清晰、色彩丰富、可靠性强等诸多优势,拿下了这个让全球高科技产业都眼热的项目。

  “祝贺你,你的产品中标了,综合指标评价第一名!”肖志国清楚德国人夸奖的分量。

  在世界杯的主要比赛场地内,更新的显示屏几乎全部采用了路明的产品。在与路明同时中标的几家国际知名公司中,路明的占有率最高。

  而让肖志国感到更加兴奋的是,今年7月26日,路明成功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二大场馆“水立方”的大屏幕安装项目。

  这个项目位于水立方南向主体墙面,需要大屏幕的实际面积达2000平方米。由于水立方主体墙面整体建筑造面全部采用ETFE充气膜结构,大屏幕需要安装在充气膜的夹层中间,对屏幕的要求相当高。肖志国说,路明专门研发了针对水立方的LED镘态显示系统,这是路明在世界首创的技术。

  肖志国说,路明愿意接受挑战,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而路明能入围北京奥运会的项目,更显示了路明在中国半导体照明芯片方面的领军地位。

  肖志国说,他希望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见到路明产品的身影,比如户外大屏幕广告等。

  

一个板凳改变的人生轨迹 
  
 
  谈起儿时和叔叔学木匠手艺的那段经历,肖志国至今仍很感慨。本报记者 徐胤 摄
 
  成长篇

  出生在农村的肖志国似乎从小就与光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家乡还没有电灯。夏日的夜晚,肖志国常常猫在被窝里研究他和小伙伴一起抓来的萤火虫。在他那颗好奇的童心里,从小就埋下了在发光领域探索的种子。

 忆童年

  差点成了农村小木匠

  上世纪60年代初,肖志国出生在辽宁锦州的一个农村家庭。那个时候,在他的家乡还没有电灯。在夏日的夜晚,肖志国常和小伙伴一起捉萤火虫,把萤火虫装在玻璃瓶子里带回家照明,但荧光持续不了多久就会渐渐变暗。生性爱琢磨的肖志国不满足于萤火虫短暂而微弱的亮光,他经常猫在被窝里琢磨:怎样才能让萤火虫的亮光更亮、更长?一次,他从一块旧蚊帐上剪下了一片纱网,缝成一个小口袋,把萤火虫装进去,结果发现不仅亮度增强了,发光时间也长了。虽然当时的肖志国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这个小实验的成功却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在发光领域探索的种子。

  在小学刚刚毕业之时,家境并不富裕的肖志国便面临了一个关键的人生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跟当木匠的叔叔学门手艺。在这个“石头剪子布”式的选择中,命运垂青了这位喜欢思考、生性聪明的农村娃。当时,叔叔告诉肖志国,要想成为一个像样的木匠,至少要学3年才能出徒,学成的标志就是做好一个小板凳。结果,勤奋聪明的肖志国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学到了手艺,并做好了一个板凳,这让叔叔大为吃惊,他对肖志国说,3年的手艺你两个月就学会了,孩子!你能有大出息,还是继续念书吧。于是,肖志国所在的村里少了一个小木匠,却成就了一个发明家。

  述创业

  面对质疑吞下发光粉

  肖志国考大学时正逢电子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他的很多同学都报考了电子专业,家里人也希望肖志国选择一个电子或者计算机之类的热门专业,但从小就爱琢磨发光现象的肖志国自己选择了物理专业,后来又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固体发光材料专业研究生。

  1992年,肖志国历经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无毒无害、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的蓄光材料。那时,表盘涂有荧光粉的“夜光表”风行一时,但荧光粉多具有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因此,当时肖志国最先想到的就是把这种材料应用到手表上,他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来到天津一家知名的手表厂,兴高采烈地向对方介绍自己发明的新材料。不料当肖志国把新材料展示出来以后,接待他的手表厂工程师马上变得十分紧张,并怒斥道:“这么亮的材料辐射有多厉害你知道吗?你赶快拿走!”说着便推推搡搡地把肖志国推出了他的办公室。“我当时走出厂院大门后大哭了一场。”肖志国回忆道。

  随后,肖志国又受到了一次打击。当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国际发明展览会,肖志国做了精心准备,用发光材料做了很多发光产品参展。谁知正当他给参观者介绍展品时,突然两位大学老师围了上来,一看材料,脸刷地变了:“你赶快拿走,大家不要碰这材料,这东西有放射性。”围观的人顿时避之惟恐不及。当时肖志国真是又气又急,情急之下,他把自己带来的发光粉倒进没喝完的饮料中,一口气喝了下去。这一疯狂举动令在场的人们目瞪口呆。

  终于,在1993年,肖志国的发光材料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这种新型发光材料是一种国际首创产品,属高科技节能环保材料,其发光度强且持久,发光时间是传统硫化锌型荧光粉的数十倍,而且这种材料本身无毒无害,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此后,这种材料很快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肖志国终于敲开了市场的大门。

  说家人

  内疚妻子没穿过婚纱

  把研发和创新看作生命一样重要的肖志国,在提到妻子时坦言觉得自己亏欠她很多。

  “为了读研究生,搞发明,我花光了父母为我准备结婚的钱。”肖志国说,“结完婚,我的口袋里只剩下35块钱。一到结婚纪念日,我爱人就跟我念叨她没有穿过婚纱。”这令肖志国一直心怀愧疚。

  “创业的时候很艰苦,尤其是在产品不被社会认可的那个阶段。”肖志国说,当时,正好有一家日本公司闻讯找到了他,要求合作。“当时他们许诺的合作条件是给我2万元人民币的月薪,让我在合资公司里占40%的股份,还给别墅和车。”为了表明诚意,日本商人第二次上门时还专门给肖志国新婚的妻子带了件日本高档女装。

  当时,肖志国每月的收入只有区区150元,日本人开的月薪相当于他工资的百余倍。“想到我爱人跟着我遭了不少罪,应该让她享享福了,所以当时的确有些动心。”但后来,他还是没和日本人签合作协议。“我一直想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能力把产品推向市场。中国人在光产业中应该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果跟日本人合作,不就是把专利卖给人家了吗?我决定自己干。”

  谈未来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搞科研出身的肖志国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后续产品的开发,他认为,这些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在当今世界引领潮流的根本。“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科研也要不断创新,要时刻想着未来,想着新产品。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别等到什么都没有时再去着急。”

  肖志国旗下的路明公司研发团队始终遵循这样一条法则:发明发光材料,完善发光材料,应用发光材料,不断改进发光材料。基于此,公司的科研人员不倦地探索,以特有的奉献精神攻克了重重难关,使路明蓄光发光材料近年来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肖志国坦言,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特别要创造一种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当老板的社会环境。“科研人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新技术成果的持有人,他们具备办企业、当老板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类人才中的大部分对市场不够了解,要通过培训和创造机会,让他们逐步接触市场,熟悉市场,这样才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有效改变过去单一的科技成果转让模式。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也要有意识地冲破那种‘搞科研的当不了、当不好老板’的思想误区。”

  ■人·财·榜问卷

  希望大唐盛世重现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每一个新的发现和突破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更多的创造性,我希望自己能不断创新,像英特尔不断地创造286、386、486……那样。

  3.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自满,不要学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中国人容易那样,跑得快一些就开始自满。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不错。政府提倡自主创新是非常睿智的,为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国家现在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5.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在光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便拥有了核心技术、核心专利,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你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太执著,总给自己“上夹板”,让自己很辛苦,但我乐在其中。

  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希望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重现大唐盛世,外来的人都来中国取经,别人来学我们。

  8.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投机。

  9.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知识产权、智慧创造这些无形的财产。

  10.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可能是打高尔夫吧。

  11.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有时候睡不着觉。

  12.你认为自己的哪种美德是被过高评估的?

  大家把我想得很神秘,很多人因此对我望而生畏,其实我很普通。

  13.你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做事比较认真、执著。

  14.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刚强。

  15.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温柔。

  16.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诚信。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半导体照明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