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台企大规模撤出印度,究其根本是为何?
前言:
竞争不过,还抢不过吗?本质上,这是一种极端的,扶持本土民族工业的办法。
它的副作用就是,印度本土民族工业持续落后,外资集体跑路。能骗一波是一波,骗完一波,还有下一波。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鸿海集团退出印度半导体企业
7月11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于7月10日发布声明称,已退出与印度跨国企业Vedanta集团合资的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企业。
2022年2月,鸿海与印度Vedanta集团签署协议,宣布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投资195亿美元设立半导体和面板工厂。
之后曝光的信息显示,鸿海和Vedanta双方合资计划兴建的28纳米12吋晶圆厂,预计2025年投入运作,初期产量将为每月4万片晶圆。
鸿海之所以放弃与Vedanta集团合作,主要是因为合资公司申请印度政府的半导体补贴遭遇了失败。
在2021年底,印度就公布了一项约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其最高可提供项目成本50%的奖励。
虽然 Vendanta集团表示已从鸿海取得 40纳米生产技术,也取得了28纳米等级开发级技术,并向印度政府申请提供补贴。
但是印度政府认为,自从两家公司宣布高达195亿美元[印度硅谷]计划后,至今未找到生产 28纳米的合作伙伴,也尚未取得制造级授权。
这两项条件至少要符合一项,才能取得政府补助。
而兴建晶圆厂的成本极高,特别是在缺乏完善产业集群和配套设施的地方,通常需要政府资金协助才能落实。
但到目前为止,此前已经提交了补贴申请的高塔半导体主导的ISMC、鸿海和Vedanta合资企业、新加坡科技公司IGSS均未获得补贴批准。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年印度引进富士康,有两个目的:
①与中国争夺苹果产业链,筑巢引凤,以富士康为代工领头羊,培育印度本土的苹果产业链公司,替代中国。
②打造印度本土的芯片产业。莫迪的野心很大,引入富士康,不仅是为了承接苹果产业链,还想联合富士康,建设芯片代工厂,打造印度芯片制造产业。
这两大目标,印度都将面临惨痛的失败。
由此来看,让郭台铭[梦醒时分],下决心终止印度半导体合作关系,其原因有三大可能:
①拿不到莫迪政府的数十亿美元奖励补助;
②拿不到半导体制造技术授权或找到生产28奈米晶片的技术合作方;
③印度矿业富豪阿尼尔·阿加瓦尔的合资方Vedanta债务缠身,流动性吃紧,投资可能一时无法到位。
纬创结束在印度的业务
今年5月,和富士康同为苹果代工厂的台企——纬创,将在一年内全面撤离印度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
随着纬创在印度结束业务,2家子公司都将面临解散。消息人士透露,苹果产品维修和保养服务业务可能是纬创唯一留在印度的业务。
纬创还在等待印度对智能手机生产连结奖励(PLI)计划补贴,才会正式启动结束程序。
纬创退出印度市场,根本原因就是订单量少、苹果压榨利润。
2022年9月,印度大型财团塔塔集团正和纬创展开合作协商,计划在印度设立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合资公司,目标将纬创在印度的iPhone 产量提升至目前的5倍。
一旦上述收购协议达成,塔塔将成为第一家生产iPhone的印度企业。
四大显性问题一直在印度发生
①印度文化相当复杂,各地的语音不统一、文盲比例较高等,都导致这些企业在印度很难流畅沟通,或找到足够合格的员工。
②在印度投资基础建设风险很高,除了棘手的地方贪污问题外,繁文缛节导致很多工程款收不到。由于印度仲裁没有[调节机制],因此每一个仲裁都要上法院,费时费力。
③印度缺乏当地产业链配套。富士康和纬创等赴印设厂多年,虽然努力将他们的产业伙伴往印度迁,然而至今印度的配套电子产业链四舍五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④印度近乎变态的外汇管理法,让在印度投资做生意的企业,基本上处于[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状态。
印度的经济发展[逻辑]存在BUG
莫迪上任印度总理后,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经验,面向全球招商引资,喊出了振兴[印度制造]的口号。
近几年,印度规划了大量基础设施工程并推出大量优惠政策。
在欧美企业供应链多元化的推动下,一些制造业企业加快了布局印度的步伐。
印度在发展经济过程当中有一种特征,就是认为经济发展并不纯粹是市场的事情。
一旦发现某些资本或者是某些领域[威胁]到国内的产业,就会以政策的方式进行干预。
虽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并不排除其他国家成为印度政府下一个[处理]的对象。
因为只要有这样的一种市场干预[逻辑]在这里,就可以针对任何一个他认为有可能威胁到印度本土经济发展的对象。
印度利用市场换技术,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吸引外资来印度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一旦产业链建成,很可能会[杀鸡取卵]对外资企业赶尽杀绝。
而在进入印度市场后,这些企业会面临来自当地企业和当地财团的攫取和剥夺。
印度这些本土势力不希望市场被外资企业占领,所以会要求和外企搞合资。
而在合资的过程中,因为外企处理不了一些本地关系,只能委托当地的企业或者经理人员负责解决,所以它们的份额会被不断侵蚀、剥夺;
最后实在经营不下去,就只能把自己在印度的资产低价出售给印度当地的企业。
结尾:
长期被作为殖民地的历史,使得印度自独立后,长期信奉政府干预经济的策略,对私营企业和外资一直抱有怀疑。
近年来,尽管仍有大量外资持续进入印度,但退出印度的外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进入的数量。
部分资料参考:电子工程专辑:《又一大厂撤离,印度营商环境是有多可怕?》,牲产队:《被坑怕了,台企大规模撤出印度!》,最话FunTalk:《当郭台铭遭遇印度特色权商》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分析丨台企大规模撤出印度,究其根本是为何?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视觉感知技术在半导体与印刷包装创新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