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没有必然的界限
“对于某项技术和产业而言,创新是有活跃期的。在活跃期内,技术、产业格局并未完全确定,风险虽然大,但是占领未来技术、产业格局顶端的机会也越大。一旦技术趋于成熟,产业发展也会保持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超越就非常困难。我国长期引进CRT生产技术,彩电产业大而不强,原因就是我们既失去了技术创新的时机,又没有下决心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因此,对处于创新活跃期的技术和产业,前瞻性的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邱勇说,“而OLED技术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创新活跃期,因为OLED在高画质、超薄电视机上的应用前景,OLED在平面、高效、环保照明光源上的应用前景,才刚开始显露。”从1996年至今,邱勇带领团队积极进行了技术和发展机制方面的探索:把学校实验室研究与企业研发中心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发明了一系列创新材料和器件;解决了产品应用过程中的诸多环境干扰问题,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神七”舱外航天服上,开创了国际上将OLED显示屏应用到航天领域的先河。
技术应用将加深对核心问题的认识并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
传统的半导体器件是基于以硅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有机化合物的多层膜结构,首次得到了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一突破性进展,让学界、业界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变化:除了无机半导体材料之外,还有一类新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但是,这些有机分子是如何传输电子或空穴的?如何才能高效率地设计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另外,柔性可能是有机材料区别于无机材料最大的特征,但如何实现柔性的制备工艺并最终实现柔性的器件?这些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而需要在基础理论方面实现突破。”邱勇告诉记者,伴随OLED产业和其他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实用化,有机光电子学还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如此,产业的发展也对有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器件、生产制造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研究人员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核心问题,也就是研究的方向问题。对技术应用过程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技术的核心问题,有助于了解后续的研究方向。以实现应用价值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和以发表论文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思路。”自2001年建成企业研发中心后,2003年,邱勇在清华大学推动并成立了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是否可以这样说,200多项国际国内专利反映了邱勇他们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而1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则反映了他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视觉感知技术在半导体与印刷包装创新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