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五大照明专家:中国照明设计发展的10条计策

2011-02-10 14:07
来源: 中国网

  趋势九:延长设计寿命

  相信了解郑见伟的人对他在奥运照明设计期间的“29天与29年”之说仍记忆犹新。

  郑见伟说,北京奥运会加上残奥会正好是29天,但作为夜景照明项目的设计者,我认为不仅要为奥运会服务,为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的、复兴的、热情的中国,更要为其后29年中人们的生活服务,为其注入持久的具有生命力的价值。

  设计时成本的控制成为场馆赛后运营成败的重要基础。郑见伟回忆道,北京奥运中心区总用地约315公顷,项目规模庞大、内容极丰,设计小组在思考夜景照明规划时,将其功能分区规划得相当明晰:

  一是金色夜间中轴体系;二是以鸟巢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型景观体系;三是以水立方和龙型水系为核心的蓝色水体系;四是以下沉花园七个院子为核心的红色中国文化体系。夜景照明规划实践的关键则是确立中心区主要建筑和景观元素间的亮度或照度关系。

  人们今天看到的实景基本反应了规划的目标。通过奥运中心区夜景照明规划的控制作用,鸟巢和水立方所在区域的夜间亮度只有同类型城市广场的1/4,这不但保障了鸟巢的剪影效果和水立方的动态展示,还大大降低了能耗,未来会有更多项目延续低碳模式。

  由29天跨越到29年,这是一次郑见伟与时光的约定,也是照明行业一次意义深远的自我肯定。

  趋势十:国内设计师的东学西渐

  千禧年时,香港媒体用东学西渐这个词表彰过港产平面设计师陈幼坚先生,赞美他将东西美学元素运用的出神入化。我想,今天的照明界,郑见伟也已然符合这条标准。

  国内著名餐饮品牌俏江南在打造高档会所LAN会所时,邀请了法国室内设计师与灯光设计郑见伟的组合,曾让业界眼前一亮。在LAN会所令人神往、暗香浮华的背后,郑见伟得到了与菲利普?斯塔克合作以来最大的收获——中西设计理念的碰撞火花。

  法国人创造的“奢侈品垃圾场”催生郑见伟大胆运用极简的照明手法,在“垃圾”中寻找还未腐朽的东西去照亮,以达到了用灯光“为垃圾场建立秩序、条理和功能”的目的。把中国传统元素以西方现代设计手法奇异地融合表现,曼妙却不炫耀,夸张但不浮夸。充分肯定中国元素在设计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国内照明行业的起步的确比国外晚,设计师们的经验也大多照搬国外的案例。一直呼吁“让中国设计感染世界”郑见伟坚信,深度挖掘中国元素的魅力,灵活巧妙地结合国际潮流,打造属于中国的照明设计品牌将指日可待。

  总结:

  站在2010年的年尾,回望照明设计界的风起云涌,无论照明设计师个人英雄主义的折子戏,还是跨界团队轮番上演的连续剧,甚至LED产业的反串表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照明界已经开始在国际领域争夺话语权。

  本文以五位照明专家的观点作为主体,根据专家们各自的侧重点,笔者也在灯火闪烁中遨游一番。也许照明界没有不熄的灯火,但是作为一支强有力的新兴产业,这股力量的精神,一定是长久亦长明的。

  【编辑:Vessel 】

<上一页  1  2  3  4  5  6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半导体照明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