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康宁起诉北京康美特引发的Led专利思考
LED专利数量综合统计
种种数据表明,国内专利数量远赶不上国际知名企业专利数,其中,以拉米尔德(飞利浦)、松下等为代表的日本,以三星、LG等为代表的韩国,以GE、Cree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都在通用照明和汽车照明等市场耕耘多年,拥有核心技术和雄厚的专利实力。
据了解,封装是我国的主要研发和申请领域,专利申请数占总体的39%,其他依此为应用技术、外延技术、芯片技术、白光技术及衬底技术,相关专利主要涉及LED的制备方法和设备。上游核心专利主要集中在日亚化工(日本)、欧司朗(德国)、克里(美国)、通用电气(美国)、丰田合成(日本)和三星(韩国)等大公司手中,例如芯片基片制造的主流技术蓝宝石衬底技术和碳化硅衬底技术,由于对技术和工艺水平要求苛刻,目前仅被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Cree公司掌控,我国使用的大多是日本日亚的蓝宝石衬底技术,但需要向日本日亚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目前国内申请多为外围专利,核心专利缺乏,特别是白光、大功率LED灯的热平衡问题、持久高效的萤光粉等专利,一直被欧、美、日垄断,阻碍产业发展。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半导体照明企业5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0家,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全行业年产值1200亿元,LED照明应用产品产量占全球60%以上,产值超过190亿元。如此迅速扩大发展的国内LED产业的发展要因为专利问题频频被欧、美、日阻碍?
大局:科研单位为研发主体成弊端
国内以科研单位为研发主体,企业辅助科研单位做项目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发展过渡时期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多"中国特色"的弊端。比如,过度追求个人利益、技术研发力量分散、技术成果转化难等等。
有业内人士说:"本来LED产业的上游就已经被外企所把握、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芯片。中国的LED产品主要专注于应用照明产品方面,但现在这些产品的标准方面,又被国外企业抢占先机,这很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