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积极促进产业转型 LED照明成为“新势力”
为了加强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信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既是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也是污染物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之一。2014年1月初,山西出台的《山西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方案》中提出,未来两年内,该省将重点推进15项节能环保工程。到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1600亿元,培育出20家左右产值"10亿元级"企业。而半导体照明作为新一代高效照明产品的主流,即在这15项节能环保工程之列。
随后,在山西省公布的《2014年推进工业节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中还对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给予明确指示,要以长治、晋城LED生产企业为主体,整合优势资源,完善LED产业链条,推进半导体照明散热材料、照明灯具等各种组件及辅助材料的本地化配套,建设晋东南光电产业基地。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拓展电光源产品推广应用。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目标。
LED照明项目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大连、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形成规模,全国LED企业已突破3000家,我国也已成为全球的LED加工厂。作为内陆地区的山西省,发展高科技产业始终面临着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诸多难题,这对新生的LED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回顾整个山西省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省就开始涉及LED产业,到2009年开始出现放量投资,行业迅速兴起。目前,山西省LED企业有23户,具备了年产芯片45亿支、灯具426万套、显示屏3万平方米、电源100万支、路灯1.5万套的生产能力,产业发展雏形初具。
LED产业一般按照材料制备、芯片制备和器件封装与应用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环节(外延生长、芯片制造)是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对最终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外延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后续芯片、封装及应用产品的品质和最终应用领域。山西省的长治高科、山西飞虹等两家企业已涉足了这一环节,这也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两家LED企业。长治高科已形成年产红黄光外延片10万片、蓝绿光外延片16万片,红黄光13mil芯片22亿支,蓝绿光芯片23亿支的生产能力。山西飞虹生产300万外延片和50亿只芯片的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照明设计师Lighting designer: OFweek猎头
- 助理照明设计师 上海城市之光灯光设计有限公司
- 照明设计师 米绅照明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急聘led室内灯具照明设计师 深圳市飞利高科技有限公司
- LED照明设计工程师 北京荣盛鼎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景观照明设计师 上海同城工程照明有限公司
- 照明设计师 广东雷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照明设计师 太龙(福建)商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照明设计师 上海碧陆斯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照明设计师 上海英诺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