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行动兵临城下 LED照明企业如何“专利”制胜?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和司法保护、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等等,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管理,对LED照明行业来说,《行动计划》是机遇也是挑战。
回首2014年,LED行业众多专利热点事件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亿光VS日亚化、宏齐VS科锐、道康宁VS北京康美特、GE照明VS CRS、飞利浦VS Schréder......一系列接踵而至的LED专利诉讼,不仅使国内LED企业在“硝烟”中成长,也使中国LED照明市场在“战争”中壮大,2015年,在全球专利大军进攻之下,我国LED照明企业如何在LED竞争市场中制胜呢?
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或将持续增长 LED技术发明专利是短板
2014年11月6日,我国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截至12月5日,该院共受理案件221件,其中一审案件219件,二审案件2件。一审案件中,知产行政类案件138件,均为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52件,商标行政案件86件;知产民事类案件81件,其中侵犯专利权案件45件、计算机软件案件4件、技术秘密案件1件,涉及驰名商标案件1件。目前,上述案件已陆续进入实体审理程序。
我国的LED专利申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申请数量已超过8万件,年增长率超过3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技术领域集中在封装及应用(约占88%)。单纯从数量上来看,貌似差距不大,但进一步剖析,却再也Hold不住了。相关研究机构的LED专利数据指出:在我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LED专利数量排在前10位的申请人依次为富士康集团、飞利浦、夏普、欧司朗、LG、三星、海洋王、友达光电、松下和荣创能源,其中只有海洋王一家中国大陆企业(排名第7),其申请量仅占前10名总和的5%;国内申请LED专利的总授权率约为54.8%,发明专利授权率23.3%(国外为41.2%);授权专利中发明约占22%,PCT发明不足6%;即使我国有一定优势的应用领域专利中,约占80%的实用新型专利,PCT专利仅占3%……我国LED企业的原始创新着实不多。
截止目前,我国在LED技术方面拥有的专利数量排在世界前5位,但是发明专利少,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比例高,在蓝光、白光、MOCVD等关键技术上核心专利缺乏,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的不足。部分涉及底层的核心LED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所,LED企业的大量申请主要在封装和应用领域。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自主专利较少,产学研合作松散,整体上专利转化效果低,且降低了企业运用专利进行风险抵御的能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