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上半年八大中国制造灯具“召回案”
七、加拿大召回中国产“Litetronics”牌MR16系列卤素灯泡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和上海海丰照明电器有限公司(Shanghai Haifeng Electrical Lighting Co.)联合宣布对中国产“Litetronics”牌MR16系列卤素灯泡实施自愿性召回。
此次召回的产品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加拿大售出约9,898件。召回原因为灯泡内中心接触片(Thecentre contacts)能会软化并断裂或随时脱落而造成电接触不良,引发潜在的触电危险。
八、加拿大召回中国产“Olympia”牌水晶枝形吊灯
近日,加拿大卫生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和Currey & Company Inc.联合宣布对中国产的“Olympia”牌水晶枝形吊灯实施自愿性召回。
此次召回的产品在加拿大销售约为26盏,在美国Ethan Allen Design Centres独家约销售1,000盏。召回原因:枝形吊灯顶部的吊环可能断裂导致枝形灯坠落,存在人员受伤的危险。截至目前,加拿大卫生部和Currey& Company Inc.尚未收到来相关事故报告。在美国,公司已接到2起吊环断裂的事故报告,包括1起枝形吊灯坠落。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实上,此类牵扯到中国制造产品的召回事件在此前一直屡有发生,并不断挑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国产灯具产品屡屡发生“召回”事件,让中国制造形象也屡次受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召回”事件的发生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低廉的接单价使得厂商不得不在原材料、生产的各个环节精打细算谋求利润,“低价迫使设计的余量用到了极限”,又由于原料过程管控总有漏洞,加上在元器件端的品质波动下,种种因素为产品品质隐患埋下祸根,因此出现问题也绝非偶然。
其次,抛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较为落后的管理水平也处处成为瓶颈,如今产品更新换代太快,研发和质量管理难度更大。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熊川高认为,工厂的利润应该来自管理,依靠上游原料差是没有出路的。从设计到供应,再到制造环节,集约化的控制、策略的联盟、专业化的生产等等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都是控制产品品质的重要节点。因此,往往适应不了发展需求的低管理水平也会成为产品质量问题爆发的因素之一。
当然,以上我们主要将视线落在生产管理环节,正如所讲,召回事件背后代表的现象也暗含多层次原因,过度的压低价格为产品从原材料到销售渠道埋下了一系列的风险。除去生产环节,检测方式也成为纰漏产生的环节。
不管是企业负责与否的态度还是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有一点必须确认的是,相对于不时发生看似偶然的系列事件,更需关注的是国内整体的制造环境和不良的竞争秩序,如果整个产业乃至中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相对低下的生存阶段,而没有进行制造方式的突破,那么“中国制造”将无法向更高层次水平发展。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