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代购马桶盖引反思:LED照明行业三大痛点还要“痛”到何时?
近期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炒得最热的除了陈赫与张子萱的“年度神剧”之外,还有“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据说还有三个人买回了五只马桶盖,甚至连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都表示:“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小编不禁好奇,去年国内才刚刚发生过“抵制日货”的行动,大量日系车都未逃过劫难,但为何转眼2015“抵制日货”就似烟消云散了一样呢?那么这些“日货”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是因为价格低吗?
小编了解到,这款马桶盖其实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但其最大的卖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到这里,小编终于明白,消费者的消费标准从来不仅限于价格,还包括产品的实用性以及消费者自身的需求。而“日本制造”所具备的创新、实用、品质等恰是我们LED照明行业的“痛”点。小编也不禁思考,LED照明行业的这些“痛”点还要“痛”到何时?
一 创新、专利的桎梏
小到LED照明行业,大到“中国制造”,所获得的成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究其核心武器只有一项,那便是成本优势,我们拥有土地、人力、税收等优势,且对环境保护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形成了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可如今,随着各项成本的抬升,性价比优势已薄如刀片,这时的市场核心武器就转变为创新、以及专利技术了。
就拿 “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拎电饭煲”来举例,马桶盖受青睐是因为产品的创新性,电饭煲则是因为“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而大受欢迎。难道这种内胆材料技术在国内没有吗?据小编了解,创办于1981年,从1993年开始生产电饭煲的美的因与日本三洋合作,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逐渐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者。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占比的反转,竞合关系发生微妙改变,日本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输出变得越来越谨慎,很多拥有新技术的家电产品,不但技术对中国企业封锁,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比如电饭煲就是这样。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LED照明行业。据了解,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各主要技术原创国关于LED应用技术的申请专利起始时间各有不同,最早的美国在上世界六十年代就有LED应用的专利出现,当时商用二极管才刚刚开始出现。日本和韩国出现第一个LED应用方面的申请专利时间,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中国在上世纪末八九十年代才有第一项LED应用申请专利出现。
相对于中国,日本、美国和韩国的专利申请趋势比较平缓,在2011年最高峰时期大约有2000项专利申请,而中国在自第一项专利申请出现后,专利申请的势头迅猛,在2008年前后专利申请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其他三国,2012年甚至高达10343项。需要指出的是,这和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离不开的,我国LED应用专利申请势头最猛烈的时期,也是政府政策对半导体绿色照明力度支持最大的时期。自2007年起,中国开始重视LED产业,也逐渐在LED应用技术申请专利的数量上占据头名,并且增长速度明显强于其他国家,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在LED应用领域里仍将保持名列前茅的优势。
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LED照明产业专利虽多,但含金量不足,因此专利话语权很小。国内企业意图走出国门,却频频因专利问题被阻的现象也验证了这一分析。LED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因缺少知识产权布局,产品无法体现知识产权附加值,利润率很低,甚至赔钱。比如,我国大量光伏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产权的缺失使得企业产品附加值极低。2012年,出口光伏产品的毛利率降到低于1%,企业陷入价格战,而这非常容易引发知识产权贸易调查和反倾销调查。稍有不慎,LED行业也难逃此劫!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视觉感知技术在半导体与印刷包装创新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功率半导体参数提取及建模仿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