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互联网+环境下,照明灯饰行业电商平台的发展趋势

2017-09-21 09:38
灯商论道
关注

行业平台发展的质疑和困惑

从电子商务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和规律看,O2O模式在照明行业也许难有很好的发展。厂家要实现电商渠道的稳定运作,还必须与当地商家进行良好的配合,厂家给商家大力的支持,方能实现产品在电商渠道的落地。这些需要亿元级别以上的投资门槛,而这反而是包括照明在内的很多低频行业里的众多电商型企业及新兴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

正如其它新产品、新思路的问世一样,照明灯饰产品走入电商渠道,乃至任何颠覆性的创新渠道,通常都会引起业界的各种质疑。质疑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照明灯具作为一种体验需求更强的工业产品,在线上销售会缺乏感知体验;第二,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照明灯具产品必然导致价格的透明。

然而从行业早期传统照明一路走来的厂家都十分明白,价格的透明不仅对工程及零售渠道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同时也会给厂家自身的原有渠道结构带来冲突,给经销商造成很大的伤害。线上线下的定价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把握度非常重要。

厂家想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同时又离不开线下渠道商家,无论是体验还是销售,线下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下,很难实现线上与线下产品同价。因此,价格平衡是电商渠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O2O模式的实行需要将线上与线下完美结合,至于能否结合恰当,关键在于价格策略、产品规划、支付体验等方面的互相融合,真正做到产品落地。另一方面,O2O模式能否带动线下的消费,则需要把握线上与线下商家、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长效机制是必行之策。这还需要针对企业本身下功夫,做好企业资源的整合。因此要把O2O模式做好,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尽管电商化、O2O等热词近年来在照明行业里被炒得沸沸扬扬,尽管电商的崛起对室内照明灯具产品(户外产品影响不大)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这并不是影响传统渠道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厂家在线下做渠道的推广或建设,成本投入虽然比在线上超出许多,但在产品质量、价格的透明度、商用及工程项目管控等方面更占优势。另一方面,O2O线上线下的模式尽管有利于买卖双方,但要建立这样的模式需要很庞大的系统与资金去支撑,没有一定综合实力的灯企是难以实现的。盲目地进入新型领域,只会让灯企、让产品陷入更多的危机与挑战中。

理性看待互联网 “O2O”并非适合所有灯商

目前看来,正在向空间应用价值需求类产品转型的中小型企业,以工程渠道、高端用户零售渠道为主,以设计师隐性渠道为主的灯商等并不适合向电商领域大力发展,灯企不宜盲目向O2O转型。

照明灯具不像服饰、日用品等行业,不是一个高频行业,是一个低频行业。终端直接用户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粘性的,也就是说这类行业平台很难有多少流量,商家及用户最后还是会跑到天猫京东上面去。而行业平台的初创期是要以交易(简单讲就是买卖照明灯具)量来维持发展,这存在着先天不足。线上不可能取代线下成主流,如果没有实质性突破,行业性照明灯具线上第三方公共平台可能也会是一片浮云。同时,目前照明行业里真正能够让消费者认知的公众品牌不多,且品牌概念并不清晰,很难以单个品牌吸引消费者去线下购买。

基于行业的商业竞争,注定龙头知名品牌不可能轻易共建或进驻开放性行业平台。其次,需求量大的客户会更青睐于直接到建材市场、灯饰城或服务商处体验购买,而只需要一个球泡灯管的客户根本不需要到实体店去体验。

另外O2O模式并不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采购,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就近的专业市场或服务商。因此,灯商不宜盲目进入O2O模式,需避开电商混战乱战的趋势,尝试在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渠道里实现业绩增长。

行业互联网平台很多在尝试,各家平台都会有自己的运营定位,尝试以不同的模式来求突破,且行业尚未有成功案例可以借签参考。也不好具体针对某一平台的利弊点评论述,以免有挫行业创新,毕竟行业发展总得要有新的事物出现,如能引导行业发展壮大也是好事。灯商在触电触网的同时,也需自我分析及把控,不要过于陷入平台的概念陷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半导体照明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